黃岡市東坡赤壁風景區 |
時間:2010-04-20 00:00:00 來源: 作者: |
東坡赤壁位于黃州城西。出黃州古城漢川門,北面一山陡峭如壁,因山石顏色赤紅,故名“赤壁”。早在晉代至北宋初,這里就建起了橫江館、涵暈樓、棲霞樓、月波樓和竹樓等著名建筑。北宋元豐三年(1080年)春,著名文學家蘇軾(號東坡)因烏臺詩案貶來黃州,常在此逸興吟哦并寫?有流傳千古的一詞(《念奴嬌、赤壁懷古》)兩賦(前、后《赤壁賦》)和其他名篇佳作,后人因此將赤壁和蘇東坡的名字聯在一起,名日東坡赤壁。經考證,這一帶還是三國赤壁大戰之處所?,F在的東坡赤壁,占地面積四百余畝,主要建筑有九亭、三樓、三閣、三堂、一像。 步入飛檐斗拱的赤壁正門乾坤閣,洞秦磚小路直上八卦橋,經鎖春臺,繞樓花園,過蜂腰橋、泛舟池,這里正是當年蘇軾泛舟作賦,酹江邀月之地。池岸斷壁上,昔日江水沖刷的遺跡仍依稀可辨。池東空地上聳立著一尊高大的白色蘇軾全身立像,面對大江長天,衣髯飄逸,凝神佇立。?越蘇軾像,迎石壁拾階而上,便是二賦堂。該堂始建于清代,匾額系李鴻章所題。堂中央,一木壁頂梁而立,木壁前后分別刻有前、后《赤壁賦》,字大如拳。前為楷書,豪邁俊逸,清代黃州教渝程之禎所書;后為魏書,古樸蒼勁,近代書法家李開先所書。堂前右壁刻有民國大總統徐世冒?(自號水竹?人)書寫的對聯:“古今往事千帆去,風月秋懷一笛知”。二賦堂西南十余步有酹江亭,面江臨壁而建,亭內嵌有清康熙皇帝臨摹元代人書法家趙孟頁的手書《前赤壁賦》書貼石刻和歷代名人石刻。亭西側并立著坡仙亭,內有蘇軾親筆草書的《念奴嬌.赤壁懷古》詞和靠別黃州?時所作的《滿庭芳.歸去來兮》詞,及其手繪的月梅圖、壽星畫像和清黃州知府郭鳳儀速寫的《東坡老梅》等石刻。坡仙亭西下十余步為睡仙亭,相傳當年蘇軾同友人游赤壁時,曾醉臥于此,亭內石床石枕尚在。 目前,東坡赤壁風景區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開發,新開發的赤壁風景區將由現在的400余畝擴大到1326畝,分為古跡游覽區、水上游覽區、山林游覽區、動植物觀黨區、游樂區、商業服務區、度假區、廣場區等,其風景名勝具體又分為“月波搖影”、“棲霞挹爽”、“東坡問天”、“龍?山松聲”、“竹樓夜雨”、“鏡湖觀荷”、“索橋飛瀑”、“赤壁夕照”等30個主要景點。 酹 江 亭
|